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大新地路29号
网址:www.cfxyfz.cn
邮箱:815193006@qq.com
电话:0476-5951333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是新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特长发展,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校园文化。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 校本课程的类别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开发、设置以下两类校本课程:
1、统选类校本课程
这类课程是所有在校生的必选课程,编入课表,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实施。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计划开设“经典阅读课”;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任选类校本课程
这类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为基础,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进行设置。学生按照个人意愿和发展需求,进行自主选课。根据我校现有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目前主要开发设置以下两类专题型校本课程:
(1)学科专题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由学科教师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开发,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开发,属于与学科相关或相近的拓展性课程。如人文社会类、科技信息类和文体艺术类等。
(2)德育专题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由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开发,目的在于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生活适应指导教育。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1、统选类课程的开发。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负责订购或编写相关教材,由本校心理学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进行开设;《经典阅读》由语文教师开设,主要担任阅读指导工作,编入课表进行,以自主开放的方式进行。、
2、学科专题课程。由学校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开发。首先,由学校进行课程资源调查,发放《校本课程申报表》,由学科教师根据个人特长进行填报,凡申报开设校本课程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2)、具有自主编写的书面教材或讲义;(3)、课程总课时数达到18课时以上;(4)、具备申报课程的执教和管理能力。其次,由学校对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论证和评审,对符合要求、具有开发价值的课程列入开发计划,进行立项开发,编写课程教材或课程纲要。第三,学校对校本课程的教材进行审定。第四,审定合格者列入学校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3、德育专题课程。由学生科和团委负责开发,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列出三年课程专题计划,循序渐进,形成系列。按每学期两个专题进行设计和规划,三年共计12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主题内容、课时计划、主讲人以及时间、地点安排等。要做出三年总体规划和学期计划,学期计划在每学期初下达。
三、校本课程的开设与管理
1、开设时间及学分认定
根据学校实际,计划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开设两门统选校本课程,开设15——30门学科专题课程;在高一至高三的三个学年开设12个德育专题课程。每修习完一门统选校本课程经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每修习完一门学科专题课程经考核合格获得1学分;每修习完4个德育专题课经考核合格获得1学分。学生三年中在校本课程中至少要获得6学分方可毕业。统选课程和学科专题课程由任课教师在结课后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表现和测试成绩按比例进行评定汇总后上报学校。德育专题课由学生科、团委和班主任进行组织、管理和考核,课程结束后由班主任根据出勤情况、学习表现和提交的学习心得进行综合评定。以上成绩均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
2、 校本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王 增
副组长:曹文秀、李书芳
成 员:赵国民、韩 伟、郭 蕊、赵宏伟、李 建
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设置和管理工作。教务科负责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和统筹协调工作,学生科、团委协助开展工作。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将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聘用和绩效工资直接挂钩。要求所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确保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取得切实的成效。
2011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