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大新地路29号
网址:www.cfxyfz.cn
邮箱:815193006@qq.com
电话:0476-5951333
提高教科研能力,促进新课程改革
2016年5月28日—30日,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王增、曹文秀、赵国民、赵洪伟赴南京参加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组织的“新一轮课改下教科研指导能力与素养提升专题研修班”学习。
28日上午听取了北京市培教育研究院徐安德老教授的专题讲座:《草根校本研修》,徐老回顾了自己50多年的教科研经历与经验,和与会人员互动谈感想和认识。他认为教科研没有那么难,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随时随处都有研究课题。他强调:“草根科研,路在脚下”,要记住“在你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想着做完之后要写点什么。”这样就会逐渐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
28日下午,听取了上海教科所研究员赵才欣教授《根据课程转型,关注学情变化,课程与研修的文化再造》的专题讲座。赵教授就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课程文化的时代转型、课堂教学的本真回归和研修文化的反思再造等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结构决定质量,创新带来价值”,要学习“水”的品质,懂得变易的道理,在变革中实现课程转型。
29日上午,听取了中央教科所青年专家刘英琦博士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精品案例分析》报告。刘博士从课程开发的政策走向、精品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技术两部分内容展开讲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教师发展特点到怎样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课程的相关知识到精品课程的设计理念与价值追求;从怎样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到精品校本课程案例分析,语言幽默风趣,娓娓道来,很受启发。
29日下午听取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玉东教授《聚焦教学行为改进的校本研修技术,教师如何做颗例研究》报告。杨教授从什么是课例、课例研究的价值在哪里、课例有哪些要素、课例有哪些类型、好的课例有何特征、如何进行课例研究等问题展开论述,即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也有具体生动的课例分析,“以课为例讲道理”,使人听的有滋有味,思路非常清晰明了,听后可操作,值得我们借鉴研究。
30日上午听取成尚荣教授《超越视野的名师成长策略》专题报告。程教授从 “关键因素”、“名师发展的一般路径”和“最高境界” 三个关键词展开讲座,由王国维的三重艺术境界上升到科研境界、人生境界,高端引领,令人眼界大开。
30日下午听取了中央教科所副所长魏续臻教授《从草根研究到规范研究》报告,魏所长从他的科研之路“从研究学生开始”,谈到草根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特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问题、教育科研的方法。强调“草根研究诚可贵,规范研究价更高”,只有规范研究,才会出成果。
这次培训以互动研修为特点,以促进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使与会者受益匪浅。通过几天的密集型讲座和培训,使与会者对如何提高教科研实践操作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每天的互动研讨中,与会者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困惑,专家一一解答,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和交流,提高了学习培训的实效性。我校的四人团队听课认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受到大会组委会的表扬,被评为优秀团队,颁发奖励证书,并赠送书籍,可以说不虚此行,满载收获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