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大新地路29号
网址:www.cfxyfz.cn
邮箱:815193006@qq.com
电话:0476-5951333
藏语文之瑰宝,启天下之英才
薛淑元
两天,三位国家级重量嘉宾的精彩报告,七堂异彩纷呈的名师实践课,此次宁波之行其密度之大,如江南的绵绵细雨;其冲击力之强,不亚于海水的惊涛骇浪。自宁波归来,内心却久久不能宁静。
一、 缘何身在此山中
新课标下必修任务群的语文课是如何产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王本华,以即将印刷的新教材为实证,细致地讲述了教材编写人是怎样理解新任务群的,又是如何达成语文新课标与新教材的无缝对接。她明确地告诉我们:新教材就是按一个又一个任务群为编写个体的,如果不进行语文任务群的深度理解将无法运用新教材。
那么语文任务群的内核是什么,到底该进行怎样的教学呢?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中学语文首届学术领军人物褚树荣,明确的回答了这一问题。语文核心任务群的内核是专题教学。褚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做了高效的而踏实的专题教学探索,用真实的课例,深厚的理论基础,高度概括的语言,为我们系统的阐释了专题教学。我们看到了宁波教学团体对任务群的特殊贡献。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和先进地区的差距。当我们还在进行一篇一课例语文教学探索的时候,浙江省已经开始进行有效的任务群教学探索,并且还呈现出了那么多的教育专题,当我们还没有搞清新课标下任务群这一重要概念的时候,当我们对专题教学还懵懵懂懂的时候,浙江省已经把新课标的核心词汇全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不禁让我感到了一种危机感,同时更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我非常庆幸参加了此次培训,让我快速的拓宽了思路,进行了深度的思考。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任务群实践课的必要性。新教材今年马上出版并投入使用,可是真正的任务群下的语文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二、始知庐山真面目
我们都在探索任务群下真正的语文课堂。那么这种课堂到底会怎样呈现,到底呈现些什么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观赏这七堂课。不得不说我真的被震颤到,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思维全被颠覆。任务群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真的是可观可感可思索。首先映入眼帘是题目的变化,每节课的课名不再是一篇课文,而是以教学内容命名,更确切地说是一节课就是一个专题的探究,如《驳诘:思辨写作的理性对话》、《当代网名文化的探究》等,题目的变化也昭示着内容的改变,任务群决定文本的选择,课堂中的任务更是大于文本,同时文本带着任务走,任务的背后指向是十八个任务群,最终指向的是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思维的活动,发现的是学生思维的推进,吴欣歆老师的《认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将一本纪实文学,一部电影和多则新闻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逐渐了解三种媒介的区别,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活动中,学生不再是收获一堆的感受和感动,而是理性的思考,更为全面的知识建构。同样其他的六堂课也让我深刻地领悟到语文已经不再只有诗,而是更多地面对生活,语文学科活在天地间,不是高大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时时冲撞孩子和教师内心的思维重核。
三、敢问路在何方
面对新的语文课程,王宁教授为我们提出了设计课程时要遵从文本的适切性、思路的可行性和语言运用环境的真实性的原则,要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入手设计课程,但如何找准重心点,需要老师们的智慧。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挑战,我们语文教师的要思考不仅仅是自身智慧,而是要挑战一系列的问题:a、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b、教师怎样做好知识和学生的沟通师c、教师课程开发的寻找点在哪里d、多媒体下的语文学习如何让任务群落地e、教师成长的增长点在哪里f、学生每堂课的增长点在哪里。尽管有这么多尚需解决的问题,但我知道只要探索一步,向前一步,其实就是一种胜利。
新挑战亦是新机遇,作为语文人的我,又何惧山高水长,只要坚定方向,哪怕只走一步,也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