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大新地路29号

网址:www.cfxyfz.cn  

邮箱:815193006@qq.com

电话:0476-5951333

交流与分享(一):实践育人——宋文静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成果

交流与分享(一):实践育人——宋文静

发布日期:2019-03-01 作者:赤峰学院附中办公室 点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本质上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方法,并且基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核心。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的必修课程,要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时,我们都意识到,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更加科学扎实地推进实践教育?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8年10月21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承办的“2018全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论坛”,聆听了来自专家的学术引领,也学习到基层一线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的经验分享。今天我就把我在这次学习中的收获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专家解读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季在讲话中提到:本次论坛选择这个课题就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教育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生活体验,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讲座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从1995年到2015年,20年教育法的变化,从“四个服务”明确为谁培养人,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培养什么人。学校教育要在坚定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从“实践育人”、“协调育人”等明确如何培养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理科教育装备处处长刘强做了《青少年未来竞争力与实践教育新时期新形势下实践教育的新思考》的讲座,她说,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正面临科技革命、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技术进步正在促使全球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这就促使学校教育必须变革。面对未来社会,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需要何种类型的公民,并且如何通过教育去实现。实践教育要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能力素养的学习、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实践教育的根本途径是活动,我们现在正在落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种基于情境参与和问题解决的实践性学习。实践教育与实践学习的内容应包括生命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习、社会学习、文化学习。我们要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品德和情感体验。实践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是我们需要创造的地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处长张珊珊《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促综合实践活动》的发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柯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评价》等等,这些专家在更高端的交流和引领为我们呈现实践教育研究的新理论、新动态、新成果,探讨破解实践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在推动实践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经验分享

在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他们学校十多年坚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是学校构建的校本课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他们学校的最大特点在于把所有的实践活动课程以课题的形式实施,包括课题化开发,课程化推进;全员参与,常态实施。

研究性学习类课题

分学科小型课题、跨学科大型综合课题、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

分学科小型课题

这类课题由各学科组在组内组织研究开发,课题涉及的问题较小,且应用知识范围以学科为主,学生全员参与,实施周期也较短,一般在校内完成。

跨学科大型综合课题

这类课题涉及的问题是较大型的,单一学科无法完成,需要几个学科联合开发实施。而且这类课题一般都借助校内外场馆基地。课题准备及有关指导、整理内容在校内课堂上完成,课题实施观察、调查、访问、操作阶段需要走出教室。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利用周六分批组织学生到现场开展研究以完成课题。

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前两者基础上,学校组织开发了一批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课题,招收部分对该课题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开展较长周期(可以是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更长)。这类课题科学研究的“味”更浓,学生学习锻炼更多,形成的成果层次也更高。

劳动与技术类课题

分成家政、设计制作和种植及电子、电工三小类。这类课题除同样具有探究性外,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设计制作,手脑并用,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蔬菜种植课题。师生一起开发了若干子课题,然后在种植实践中进行探究,实物成果和学习成果一起收获。

社会实践类课题

分为社区服务和职业体验两个小类。要求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先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形成课题,然后设计课程方案,带着课题走进社区,或走上某个职业岗位,边进行社区服务或岗位职业体验,边进行问题探究。这类课题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外,重点培养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生产实际的理解和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说到:由于教师相当比例都从事课题开发,全员都参与了课程实施,大家认识到学校一切能达到一定教育目标的活动都是课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找到了知识和学习的真实价值,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动力大大增强,且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校园里随时都能看到学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身影,学生整体的精神风貌充满朝气和活力。

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1、拓展实践内容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法治教育。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科普教育。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加强劳动实践。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组织研学旅行确定研学旅行路线。学校制定详细方案,做到“有主题、有任务、有路线、有人员分工、有时间安排、有应急预案”,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广泛开展与学生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

2、活动内容课程化

问题驱动:即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通过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把知识带回来”,通过问题解决:完成任务书。

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该问题展开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各学科知识与技能提炼方法。

共同协作、组织评价:即教师、同伴都可以参与评价,过程评价、任务评价。

成果分享,成果展示、分享经验。作为“研究”活动的学习成果,并用于公开分享。

最后,感谢学校给我提供学习的平台,我想用之前看到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或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有不同的阐释: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能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当然,作为一盏灯,他未必需要一直亮着;但是在他亮着的时候,他有可能是耀眼的,夺目的,即使只有一丝光亮,也能照亮学生走过一段路……

[撰稿:宋文静  责任编辑:娄文浩  审核:王增]

本文网址:http://www.cfxyfz.cn/news/1122.html

关键词:团委书记,实践学习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