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大新地路29号
网址:www.cfxyfz.cn
邮箱:815193006@qq.com
电话:0476-5951333
近日,我校一名同学的事迹,登上了报纸,成为了当地的热点新闻:
疫情管控期间,17岁体育生在老家就地取材坚持训练
自律少年奔跑在乡野田间
国庆假期期间赤峰突发新冠疫情,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开启了居家生活学习的模式,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农村老家既没有体育场,根本不可能完成体能训练。可家住松山区安庆镇羊草沟村的高二年级体育特长生宋文航给出的答案是“能”。宋文航在老家就地取材,玉米、砖头、粮食袋子等各种物品都成了训练器材,每天坚持训练。他说,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拼搏,为梦想拼搏,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图片国庆假期,赤峰学院附属中学老师张波将宋文航在农村坚持体育训练的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视频显示,宋文航在老家将父母新收下来的玉米,场院里的砖块均等地摆在家门口的水泥路上练习垫步跑;将装满小米的纤维袋抗在肩上进行举重训练;手扶窗台进行后蹬跑训练。宋文航的训练视频引来网友的点赞,大家纷纷发表评论,称赞孩子的自律性。
宋文航说,今年他17岁,是赤峰学院附属中学高二年级的一名体育特长生。国庆假期,回到松山区农村老家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他的假期生活。
“10月3日,在手机上看到有疫情出现的消息后,预感如期开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体育特长生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后天的努力,农村的条件有限,为了不耽误训练,我下定决心每天一定要坚持训练,即便没有训练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训练。”宋文航说,回家后自己给自己做了一张训练时间表,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然后围着村子、大山要晨跑5公里,洗漱、吃饭后开始上网课。下午16点在完成教练下达的体能训练任务后,自己给自己加码再训练一个多小时,训练的内容是弹跳、加速跑、举重等内容。农村不像学校,没有跑道,索性就在场院,村里的水泥路上跑起来;没有训练器械,就地取材,玉米、粮食袋子、砖头轮番上;训练视频也是及时发给教练,纠正动作。
从10月1日到10月16日,16天的时间里,宋文航每天坚持训练,从清晨到日暮,汗水浸湿了衣背,努力的身影让乡亲们看到这个山里娃拼搏的勇气,坚持的毅力。
村民杨吉虎说:“身边的很多孩子平时学习都靠家长督促,而宋文航则是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晨起来都看到他围着村子跑,邻居们都竖大拇指称赞孩子是好样的,是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宋文航的父亲宋国臣告诉记者:“农村的条件差,比不上城里,平时放假也是经常带着孩子下地干农活,体验劳动,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农民的辛苦,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凭借自己努力将来走出大山。看到孩子如此自律,感到很欣慰。”
记者手记:疫情让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学校停课、企业停工,但是我们在农村娃宋文航的身上并没有看到停下来的状态,反观,看到了却是孩子不一样品质。农村没有体育场,只有黑土地,孩子就地取材、自律自强,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学习状态让每个家长折服。迎着朝阳,伴着晚霞,汗水浸湿衣背,正所谓,只要心中有梦想,心里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愿每一个年轻人,以宋文航为榜样,不负青春,努力拼搏,用青春编织梦想,用梦想去成就自己。
高中阶段帮助学生唤醒自己的学习内驱力,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多年以来,我校坚持特色发展,注重对学生进行心育教育,通过目标驱动、行为驱动、精神驱动,使学生树立劳动意识、自强意识、责任意识。
我们不仅是培养劳动者,更是要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承担更多责任的人,学生一时的成绩可能有高低之分,但我们的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不止是一个类型,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教育不是填满,而是唤醒。学生内驱力的提升是他们实现不断成长的最关键因素。为了培养更多有用之才,作为一所学校可以探索的方案还有很多。我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综合办公室
审核:孙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