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大新地路29号
网址:www.cfxyfz.cn
邮箱:815193006@qq.com
电话:0476-5951333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但禁止带入课堂。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五项管理”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
“五项管理”,即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个方面的管理,是教育部旨在推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
学校是落实“五项管理”的主阵地。教育部的“五项管理”,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有力举措,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只有把“五项管理”真正落实到位,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去年假期延长,举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开课打卡、线上作业、网络教学、直播课堂、家校沟通、师生交流等等一系列的“硬核”措施,让手机、电脑、平板成了非常重要的学习载体。然而,学生每天频繁接触这些电子产品,让原本网络成瘾的学生有了更多合理的机会拥有手机。疫情过后,一些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耐性,沉溺网络游戏,有厌学思想,对学习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校老师和家长对此忧心忡忡。
借此次国家教育部出台“五项管理”的强劲东风,我们有必要重温附属中学“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一系列严格规定。让我们先看看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1、分散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经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大多数在上课有玩手机的习惯。学生之间课堂上相互发短信,课间几分钟也要玩玩手机,对手机十分牵挂与着迷。如果收到带有挑逗性、黄色的短信,学生看后心里会难以平静,情绪波动大。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从而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学习,严重影响学业。
2、考试作弊,败坏考纪考风,影响正常学习。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正常检测,但有的学生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老师,造成考试的失实与不公。部分学生因为对作弊寄予了期望,平时学习也不用功,真正严格考试起来,结果让家长无法接受。
3、不良信息泛滥,不利成人成才。手机上的黄色网站,黄色视频、信息等对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讲,破坏力相当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个别学生就是因为受手机上的黄色视频、信息的影响,情绪波动很大,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直线下降。有的学生甚至违纪违法,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破坏校纪,影响老师教学。学生的手机一般来讲都是随身携带。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一节课连收几条短信,不能安心听课。偶尔还有手机铃声响起,扰乱教学秩序,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同学也极其反感。
5、乱交朋友,引发情感纠纷。手机是交往、联系的重要工具。学生配备手机后,交际范围迅速扩大。有些学生不仅在校内交往频繁,而且与社会上很多人也有联系。有时校外的朋友一声呼唤,学生便谎称有病请假。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学生“早恋”的“帮凶”,给异性同学的非正当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早恋”现象增多。因男女同学的交往问题引发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
6、频繁用机,损身又害心。手机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其功能的。手机传送的电波,或多或少地要被人体吸收,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手机对儿童还有致癌的风险!小孩因为处于发育期,大脑对手机辐射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以上!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影响青少年身体发育,导致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明显下降,听觉受损、睡眠紊乱、心理烦躁、头痛等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7、配带手机,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一些学生在回家路上玩手机,不注意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见机起意,学生往往被骗、被打、被抢。有的学生还通过手机纠集同学,邀约社会闲散人员打架闹事,严重违纪违法。同时,手机充电器的使用使得部分线路负荷过大,造成短路。有的学生为给手机充电,违规在教寝室私拉乱接电源,极易引发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这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8、手机消费,铺张浪费。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学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9、炫耀攀比,助长享乐思想。没有手机的同学羡慕有手机的同学,有手机的同学羡慕手机档次更高的同学。炫耀、攀比成风,让经济拮据的家长十分为难。实在买不起手机的学生心中既矛盾又痛苦,认为社会很不公平。甚而把心里的不快和怨恨向学校、社会发泄,轻则厌学、违纪,重则违法犯罪。
10、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孩子通过手机观看直播、打赏主播、现场另类直播、游戏充值拼装备、追小说追剧、色情网站等等网上诱惑,不一而足。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移动QQ是许多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学生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甚至引发网恋。
综上所述,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手机是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呢?
要戒掉手机瘾,绝对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必须全家总动员,而且首先要从父母入手,为抓好学生手机管理,做好预防学生过早近视、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管理和沟通引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疏堵”结合,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2.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请家长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请家长朋友们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不沉溺于手机中,指导孩子合理作息。
3.丰富课外生活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提升家庭亲子关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情操,节假日还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社团活动或公益活动。
4、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帮助孩子们懂得学好本领的重要性,沉溺手机有害身心健康的道理。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
鉴于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我校早已明确规定,学生不能携带手机、平板电脑等视频、音频电子产品进校。这项规定已得到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为了保证学生与家长之间联系的畅通,学校各班均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学校行政管理领导、班主任和寝室生活老师的电话号码也在学校进行了公布,家长可随时拨打。除此,学校在学生寝室、教学区、学生活动休息的场所安装了多部公用电话机,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与家长联系的需要。
为了严肃纪律,杜绝手机进校危害学生,我们将重申纪律:凡学生携带手机、平板电脑等违禁物品进校者,按照《赤峰学院附属中学手机管理办法》进行处理,严重者由家长领回进行教育反省,极个别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直接开除处理。
另外,除班主任外的其他人员不得帮助学生保管、收藏手机等违禁物品,学生也不得将手机等违禁物品交给学校周边的商店保管。如果发现按上述制度处理。
写在最后:
让孩子成才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愿望,让我们学校与家长携起手来,让手机远离校园,让孩子们带着一颗向善向上的心来学校读书,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把心留在学校。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而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吧!
供稿:学生发展处
编辑:综合办公室
审核:赵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