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了解赤峰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热爱之情。6月5日下午,红山区红山文化协会副主席、红山文化研究者王相骊应邀到校,在秉心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赤峰地区史前文化类型与红山文化概述》专题讲座,副校长曹文秀、文科教研备课组组长、历史教师及学生总计160余人聆听讲座。本场专题讲座由教务科副科长赵艳伟主持。
本次讲座系我校“文化主题活动月”第二场人文培育计划系列活动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主要从红山文化的命名谈起,以红山文化的意义和传承为线索,向学校160余名师生们讲解了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红山文化典型器物和红山文化演变史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了红山文化不同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讲座结束后,师生们还共同参观了由协会会员收藏的数十件藏品,并观看了红山文化专题展板,与红山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王相骊老师细心为大家讲解石刀、石耜、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生活用具,真实地再现了数千年前的农业文明和远古部落集团的生活形态,令广大师生受益匪浅,为师生们揭开了遥远的红山文明时期的神秘面纱。
本次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家乡本土历史渊源,同时了解家乡特有的红山文化发展史。副校长曹文秀在总结中,高度盛赞王相骊老师团队对本土文化执着和热爱,通过这样零距离的讲座和文玩展示,让老师和同学们更进一步的感受红山文化的魅力,热爱家乡就是要从了解和走近入手,切身体验和感受了,才有骄傲和自豪,才会更好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
高二(4)班王艳宾同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前对于红山文化只限于表层了解,今天这次讲座是一个引爆点,同学们会由此对红山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要珍惜学习机会,着手去研究、去传承。
[撰稿:陈 思 摄影:于海涛 责任编辑:徐少飞]